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數字技術浪潮席卷全球,如何用視聽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近日,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攜超高清化、沉浸化、智能化的特色內容和前沿技術亮相。主論壇上,黨委書記、董事長沈文海分享了咪咕在厚植國有平臺底色、塑造鮮明內容特色、鑄就科技創新成色方面的多種嘗試,并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內容+科技+融合創新,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共筑網絡視聽新高地。
作為數字內容領域專業公司,咪咕近年在體育領域持續發力,已躋身國內第一體育內容平臺,并向第一體育媒體平臺、第一體育社區平臺不斷邁進。在以“熱愛無限·破界共生”為主題的視聽+體育產業發展分論壇中,咪咕完成與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賽事的續約,并聘用奧運冠軍、乒乓球超級全滿貫得主鄧亞萍成為咪咕乒乓賽事名譽主編,未來在國球領域奉獻更多精彩內容。
深耕體育賽道的同時,咪咕發力特色影視劇和特色紀錄片,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就是其中代表,也是以“數字考古”思維讓沉睡文明在視聽語言中蘇醒的有效嘗試。
除了影視劇、紀錄片資源,咪咕也在不斷嘗試加大精品微短劇供給,創新微短劇分發模式,如出品首部聚焦“村超”的微短劇《大力村超人》,展現鄉村振興的蓬勃動力;《我有一座百寶屋》《龜城之永泰幻境》等多部作品入選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推薦劇目。
這些內容背后,是咪咕對“講好中國故事”的深刻理解——既要挖掘歷史的厚度,也要傳遞時代的溫度,成為新時代文化敘事的鮮活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超高清化、沉浸化、智能化”主題貫穿大會始終。展區內循環播放展示的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集錦通過8K超高清技術展現高分辨率、高幀率、寬色域等特質,為觀眾帶來真實、沉浸式體驗。據悉,咪咕將通過引入、自制、修復等方式,加快超高清內容布局,預計今年新增內容超高清占比將達到50%。
在“培塑元宇宙第一技術及應用平臺”定位下,咪咕以九天大模型為基座,基于自研的大模型及生態合作伙伴優質模型,仝舟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生產管線目前已制作超百部精彩的AIGC視頻內容。
數智人播報體驗也亮相展區。依托先進的微時長語音克隆和零樣本語音驅動技術,用戶上傳照片即可生成專屬數智人分身,體驗成為網絡視聽大會AI播報員的樂趣。
當前,網絡視聽作為文化傳播的核心載體,無疑已成為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在由咪咕主辦的5G+視頻彩鈴產業聯盟第五次全體會議上,與會嘉賓提及“文化傳承需要當代化表達”,這既取決于富有說服力的內容,也取決于廣泛有效的傳播手段。
作為本次大會深度合作媒體之一,咪咕彩媒正成為一種新型網絡視聽平臺構建視聽傳播新范式。繼今年“非遺賀新春”傳播活動通過AI智創彩鈴應用新玩法激發全民創作熱情后,在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智媒體新引擎“AI視頻彩鈴”首次亮相國際舞臺,為用戶帶來極致的創新AI體驗。
本次AI智媒創新發展論壇上,動感地帶音樂盛典·17屆咪咕匯也正式官宣,并首發咪咕匯聯名AI+衍生品。據悉,本屆咪咕匯將以自研AI技術革新舞臺制作,以國風等音樂類型創新內容表達,并拓展元宇宙互動觀演空間,以AI智啟新演藝。
咪咕表示,將以更立體的技術矩陣、更智慧的傳播生態、更包容的文化視角,搭建連接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的數字橋梁。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