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4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31支參與現場決賽的團隊從全球5060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在“AI+圖像編碼”“AI+增強視頻質量評價”“AI+數智創新”三大賽道中產生一批創新成果。
全國人工智能大賽以“立足國際視野、聚焦前沿難題”為宗旨,創辦于2019年。本屆大賽設200余萬元獎金,圍繞真實產業難題發布賽題,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新加坡等10余個國家的5346名選手參賽。
本屆大賽秉持“以賽促研”理念。其中,“AI+增強視頻質量評價”賽道,針對國家超高清產業和增強算法需求,首次開展面向4K超高清增強視頻的質量評價賽題;“AI+圖像編碼”賽道,探索高壓縮率、低復雜度、可泛化的AI圖像編碼算法;中國移動動感地帶“AI+數智創新”賽道,發布“AI+數智空間”“AI+數智人能力及客服應用”賽題,挖掘前沿技術在3D數智人領域的應用潛力。
來自武漢大學的AICoder團隊獲得“AI+圖像編碼”賽道一等獎,團隊成員感言,“通過參與大賽,既可以與來自各個高校與業界的伙伴同臺競技,也可以有效檢驗團隊能力。”
據悉,本屆大賽依托鵬城云腦Ⅱ的算力與OpenI啟智平臺的開源生態,深度融合創新資源,形成“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創新閉環。
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咪咕公司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兼北京研究院院長李琳介紹,中國移動動感地帶“AI+數智創新”專項賽,致力于推進技術創新、場景落地、解決行業難題、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