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5月1日,深圳科技館(新館)正式對外開門迎客。深圳科技館(新館)定位為全球首家數字文明創新科技館,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主題,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公眾創新中心和科學探索中心。
深圳科技館(新館)位于深圳市光明中心區,由中建二局華南公司承建,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由科技展示區、科普影院區、創新實踐區、科技交流區、公眾服務區、業務管理區、科普公園區等七大功能區組成。其展覽內容涵蓋天文觀測、宇宙探源、智慧產業等多個主題,通過多元化科學儀器、互動交流和趣味講解,讓科學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
科技館(新館)造型獨特,宛如“科幻方舟”,由國際著名設計事務所ZHA設計,采用U型布局環繞巨型中庭,外立面幕墻由9萬余塊不同尺寸的不銹鋼面板拼接而成,在陽光的折射下能夠模擬極光、星云、耀斑等宇宙奇觀,西側32.8米高的全玻璃幕墻引入公園景觀,層層退臺露臺形成天然觀景畫框,為游客拓展出無垠的想象空間。
建設過程中,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建設團隊攻克諸多難題,面對復雜結構,建設者運用BIM技術精確建模分析,保障設計與施工無縫對接。在關鍵的大跨度鋼桁架施工中,團隊采取“預制桁架構件+分區地面拼裝+液壓整體提升+吊裝補缺”的吊裝方案,通過BIM三維風險核算精確指導,成功將重達2200噸的“鋼冕”從二層跨越33米高度穩穩提升至屋頂,為實現建筑的“無柱化”中庭奠定基礎。
此外,項目實際應用中大量采用創新綠色技術,如鋪設460平方米高效光伏板滿足園區20%用電需求,安裝全熱交換新風系統將能量回收效率提升至60%,構建全域滲透系統實現年徑流控制率74.46%、非傳統水源利用率超40%。同時優化施工工藝,采用輕質中空塑料模板和聚苯顆粒水泥夾芯復合條板,減少材料損耗和磚塊用量,實現環保升級。這些舉措不僅彰顯了中建二局在綠色建造領域的專業實力,更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圖片由中建二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