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鄧國慶
中國和巴西分屬地球東西半球,相隔上萬公里,但深海大洋的隔絕并未成為影響兩國及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障礙。中巴建交45年來,兩國關系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中國和巴西同為發展中大國和重要新興市場國家,兩國務實合作不僅涵蓋傳統經貿領域,更拓展到資源衛星、支線飛機、深海石油勘探開發、生物技術等高技術領域。事實上,中巴關系已經成為發展中大國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典范。
科技創新合作成效顯著
在中國巴西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科技交流日益密切,推動科技合作逐漸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巴兩國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農牧林業、水產養殖、醫藥衛生及能源礦產等領域簽有多個合作協議。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巴,兩國簽署投資、金融、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要合作文件多達56項,總金額約350億美元,為未來兩國科技合作確定了行動方向與目標,將兩國互利合作水平推向新高度。
2015年5月,李克強總理對巴西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兩國達成《2015年至2021年共同行動計劃》,為中巴雙多邊領域對話與合作描繪了新的藍圖。雙方簽署產能、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航空、農業、新能源、通信、科技等各領域合作文件35項,涉及金額達270億美元。中巴還簽署了《關于開展產能投資與合作的框架協議》,建立起兩國政府間產能合作機制,明確了合作優先方向,并就推進鐵路、電力、清潔能源等領域產業投資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2019年6月,第三屆中國—巴西高級別科技創新對話在巴西利亞召開,并發布《第三屆中國-巴西高級別科技創新對話聯合聲明》。雙方就在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大數據、空間科技、農業科技、半導體照明、氣候變化、信息通信技術、電動汽車等領域合作達成廣泛共識,并將進一步制定工作計劃,創新管理機制,充分利用資源,加強科技人員交流,推進產學研機構務實合作,豐富中巴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科技內涵。
中國最大互聯網搜索引擎企業百度在巴西首發葡語搜索引擎,中國企業華為、中興在巴西開展“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數字城市建設等開拓性合作。這些創新既表明雙方對彼此合作的重視和信心,也展現出中巴合作廣闊的發展前景。
高科技領域“南南合作”的典范
1988年7月,中巴簽署的《關于核準研制地球資源衛星的議定書》掀開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合作的序幕,這是發展中國家高科技合作的首創,探索了發展中國家開展高科技合作的可行路徑,為拓展南南合作領域作出了表率。
中巴雙方合作31年來,共同聯合研制了6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衛星數據廣泛應用于兩國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環保和防災減災等行業。同時為拉美、非洲、東盟等地區的諸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50余萬景遙感衛星數據,打造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國際品牌。
中巴雙方將繼續積極落實《2013—2022年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巴西航天局航天合作計劃》,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推進05、06星等后續合作,繼續提升并擴大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在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太空的進程中,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契機,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增進人類福祉,更好發揮中巴航天的力量。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曲折,各主要經濟體增長態勢分化。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增長動力多元化。巴西在全球大宗商品繁榮期結束的背景下,也面臨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的任務,經濟轉型升級要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巴西博索納羅總統應習近平主席邀請,于本月24日至26日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博索納羅總統此次訪華和兩國慶祝建交45周年為契機,中巴兩國將進一步拓寬科技合作領域,為兩國經濟結構調整帶來新機遇,進一步促進兩國互利共贏,開創巴中關系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