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4月29日,北京海淀區舉辦民營經濟勢能發展大會。
活動現場發布“創新合伙·民營企業陪伴成長計劃”。該計劃聚焦未來三年發展,包括建立“民營企業+頭部平臺+高校科研院所”協同互動機制、多層聯動強化中小微企業多維賦能支持體系、打造民營企業AI共享生態等三方面內容,旨在推動一批中小微企業與頭部企業合作對接,促其規模和效益成倍增長扶持一批優質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升級成長為專精特新與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創新發展且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標桿企業,助力海淀成為民營經濟破浪前行的首善之地。
活動上發布“海淀區商協會潛力中小微企業評價體系”。作為發掘早期種子企業的人工智能評價工具,該體系將從創新現狀、創新潛力、核心競爭力、經濟能力、創新績效五大方向對科創企業進行全量評估,精準識別潛力中小微企業,定向匹配融資對接、跨境合規指導、擴大場景開放等扶持政策,助力潛力中小微企業加速成長。
活動現場發布民營企業前沿創新成果:交互全息艙、智能血壓手表手環、數字人、掌紋掌靜脈識別儀等30余項海淀民營企業的成果。
據介紹,作為北京市科技創新核心區,海淀以先發政策服務、領跑科研實力與集聚資本優勢打造經濟發展高地,培育出全市占比超三成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全國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