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美國《科學》雜志稍早時間發布的《新世界人造夜空亮度地圖》報告中的數據,全球超過80%的人口以及幾乎所有的美國和歐洲人都生活在被光污染籠罩的天空之下。這種光污染導致每10個歐洲人中,就有6人無法目睹璀璨的銀河。在歐洲,高達88%的陸地居民在夜晚都受到光污染的侵擾。
光污染:星空下的隱形威脅|今日視點
-
-
5月3日17時27分,長征五號火箭攜帶重達8噸多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嫦娥六號的核心使命是從月球背面采集約2公斤樣本并帶回地球進行分析。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稱,如果嫦娥六號任務取得成功,將是世界上首次實現月背采樣。
人類首次月背采樣任務被寄予厚望|今日視點
-
-
5月7日,俄羅斯新一屆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職,開啟其第五個總統任期。未來6年,普京將領導國家努力實現技術獨立,解決人口與貧困等民生問題,將俄羅斯建設成一個經濟自給自足的大國。
發展技術與改善民生成普京新任期“關鍵詞”|今日視點
-
-
AI的應用場景再次拓展:美國AI蛋白質設計公司Profluent宣布,一款完全由AI設計的基因編輯器,已成功編輯了人類細胞中的DNA。這預示著未來科學家能更精確、更快速地對抗疾病。
生成式AI進軍基因編輯領域有望帶來個性化治病方案
-
-
《自然》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由人工智能(AI)加持的致命自主武器已經到來,AI可能會幫助它們攻擊特定目標。研究人員、法律專家和倫理學家正努力解決如何在戰場上使用這些武器的問題。
給AI自主武器及早戴上“緊箍咒”
-
-
為什么一項關于花花草草的研究,會被評價為“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英國皇家植物園領導的由279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4月24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公布了科學界對開花植物種系進化樹的最新認識。
18億遺傳密碼重建開花植物進化樹
-
-
過去3周,美國奶牛感染禽流感的州從6個增加到9個。4月16日發布于預印本網站的一份報告稱,在受感染奶牛擠出的生奶中發現了禽流感病毒。美國聯邦當局4月24日也表示,在一頭看似健康的奶牛肺組織內也發現了病毒。
美國奶牛中禽流感疫情持續蔓延
-
-
美國首列氫動力客運列車正在“熱身”。這輛由瑞士制造商施泰德制造的“快速輕型城際和區域列車”(FLIRT)不久將運往南加州,計劃在年底前加入圣貝納迪諾縣的通勤列車服務中。
氫動力“競跑”美國鐵路運輸未來
-
-
從事科學編輯已經17年,擔任《分子細胞》期刊主編也有5年多,但我此前從未到過中國。過去幾年,中國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持續增長。看到這種進步,與中國科學家面對面地交流,讓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并思考未來的合作。
《分子細胞》:注重與中國科學家探索新合作
-
-
4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2024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上經歷了一次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尷尬互動。朔爾茨被告知可通過語音來控制西門子展臺上的機器人抓手,但一開始AI卻對朔爾茨的話沒有任何反應,重復幾次之后,命令才得以執行。這一小小插曲折射了歐洲AI的現狀:歐洲的領先地位似乎已經成為過去,但潛力仍在,加強與中美合作將有利于未來發展。
歐洲工業AI跨越發展尚待時日
-
-
今年1月底,美國芝加哥盧里兒童醫院遭受勒索軟件攻擊,被索要340萬美元贖金。無獨有偶,去年12月,ALPHV/BlackCat勒索軟件團伙攻擊了全美最大的醫療交易支付平臺Change Healthcare。
保障醫療系統網絡安全迫在眉睫
-
-
4月18日,作為“中法文化旅游年”項目,《奔流:從上海出發——全球城市人文對話》首季巴黎場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啟動儀式暨巴黎論壇于塞納河畔的布隆尼亞爾宮舉行。
蘇州河對話塞納河
-
-
遠古生物究竟有多巨型多可怖?人們腦海中想象的無數畫面,在幾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出爐后,有了具體的形象:它們包括25米長的魚龍,15米長的巨蛇,以及比現在最大袋鼠大兩倍的巨袋鼠。
遠古生物有多大?最新發現告訴你|今日視點
-
-
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離不開對模型的訓練。然而,高質量數據短缺以及部分領域封閉式的數據生態似乎成為AI發展的掣肘。
繁榮背后存隱憂,美AI巨頭被控秘密“侵吞”數據|今日視點
-
-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近日報道,OpenAI公司正與包括資深經紀人和電影工作室的高管等在內的美國好萊塢娛樂業人士密切接觸,推銷其最新文字轉視頻技術Sora。
Sora向好萊塢發起沖擊波|今日視點
-
-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空氣污染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有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增加患心臟病、中風和肺癌風險。那么,地球上還有原始的、純粹的空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