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9日,“中以應急急救培訓中心”啟動儀式在北京友誼醫院順利舉行。該培訓中心是落實兩國政府間創新合作計劃的重要舉措,旨在促進雙方在醫療急救和科技創新領域的互學互鑒,共謀健康福祉。以色列駐華使館大使何澤偉、國家科技部副司長趙靜、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鄭晉普出席了啟動儀式并共同為培訓中心揭牌。
“中以應急急救培訓中心”正式揭牌
-
-
為慶祝中印建交70周年,12月8日,“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龍象共舞 相互成就”云圖片展啟動儀式在中國外文局舉行。
“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云圖片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中以創新合作讓兩國乃至全球更美好
貢獻媒體力量,建設更美好世界
-
-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日?!坝腥嗽u價,在此次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護理人員工作量最大、強度最高。一般重癥患者需要配備6名護士,而一名危重癥患者則需要配備12名護士。”在日前由“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主辦的“戰勝疫情,人才為本”醫院重點學科人才培養經驗交流會上,浙江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領隊、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虞洪教授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戰勝疫情,人才為本”——透視新冠肺炎救治中衛生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
-
法國著名漢學家、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教授(David Gosset)在網上發布視頻“我信任中國”,呼吁世界各國在疫情面前,摒除偏見,互相信任,攜手合作,共同抗擊疫情。
【國際戰“疫”行動】“我信任中國”
-
-
澳大利亞政府本周日啟動了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序,以幫助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勢頭。這一程序名為“新冠病毒安全”(COVIDSafe),使用藍牙技術來追蹤和查找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的用戶,借助相關信息能迅速聯系到可能的密切接觸者。
澳大利亞:發布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跟蹤程序
-
-
英國科學家近日發布報告稱,他們使用數學模型分析了一些策略對控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效果,結果表明,對醫護人員和其他高危人群每周開展一次PCR篩查,將使他們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貢獻降低25%—33%。
對醫護人員開展測試可大大降低病毒傳播
-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打造的“留英學子線上援助平臺”20日正式啟動。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打造的 “留英學子線上援助平臺”正式啟動
-
-
據歐盟委員會官網20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與幾大合作伙伴攜手,啟動了“歐洲新冠肺炎數據平臺”,這是歐盟支持歐洲和全球研究人員對抗新冠肺炎的又一重大舉措,旨在快速收集和共享可用研究數據,以更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歐盟創建新冠肺炎數據共享平臺
-
-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13日消息,當日,由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120多名科學家、醫生、資助者和生產商組成的專家小組發表公開宣言,承諾在WHO的協調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
國際專家小組發表攜手開發新冠疫苗宣言
-
-
美麗的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和松花江,讓曾于2015年去過哈爾濱的斯維塔醫生難以忘懷:“請向哈爾濱人民問好,謝謝中國,謝謝中國專家為我們提供了經驗,中國人民嚴格執行了抗疫措施,中國人民好樣的!”
一句句“謝謝”,中俄專家的心連在了一起
-
-
南非外交部、衛生部今天在約翰內斯堡奧·坦博國際機場舉行中國援助南非醫療物資交接儀式。中國駐南非使館臨時代辦李南、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長潘多爾、衛生部部長穆凱茲等出席儀式并致辭。活動現場,李南和穆凱茲分別代表中南政府簽署并交換了抗疫物資交接證書。
南非兄弟,中國抗疫物資來了!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0日召集多國科學部門代表舉行線上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共同探討國際科學合作與加大科學投資的重要性。
【國際戰“疫”行動】依靠科學引領全球抗擊疫情
-
-
中美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以準確預測哪些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病情會發展成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研究人員稱,作為病情預測的新工具,他們的成果有望為醫生提供有力輔助。
【國際戰“疫”行動】中美合作開發出實驗性AI工具,可預測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會加重
-
-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秘書處3月25日在北京面向全球成員單位發出《共筑抗疫防線 共建健康絲路》公開信,倡議聯盟成員單位積極發揮媒體作用,繼續報道準確可靠的抗疫信息,多向公眾傳遞團結和支持的信息,秉持媒體責任和人類道義,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斗爭中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最終共同戰勝疫情。